产品banner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> 安博电竞官网登录 > 瓦楞纸箱

毒辩:不起眼的数字符号竟成毒品命案的救命稻草

时间: 2024-06-10 06:34:09 |   作者: 瓦楞纸箱
详细介绍:

  回想起第一次接触毒品命案时,我和其他人一样,脑海中总会不自觉地回旋这样的一连串问题,当事人是否有罪?他是十恶不赦的大毒枭还是被人利用、陷害的无辜者?我该如何利用在案证据去辨别是非?我又该如何遵从最基本的职业道德,为实现有效辩护,为当事人的合理利益最大化而努力?

  不可否认,毒品命案的复杂性以及死刑的辩护压力,总让许多毒辩者心力交瘁,面对浩如烟海的卷宗,思绪混沌总是剪不断理还乱。在经验比较丰富的毒辩老手眼里,许多看似复杂的毒品命案,不过是简单的小学数学计算题,总能从卷宗中密密麻麻的符号中抽丝剥茧,如庖丁解牛般地分析案情,最终达到了最有效的辩护效果。为说明数学思维在毒品命案的运用,我在此以两个毒品命案为例进行讲解。

  甲预约向乙购毒,乙随后找到了他的上家丙,乙购买成功后把涉案2公斤运至甲家中,随后被在此等候多时的公安民警当场人脏并获。乙承认甲是他的下家,乙也承认向甲购买,而本案唯一牵扯到的问题是,甲同时辩解丁是他的下家,他不过是替丁向甲购毒,在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,只是起着的中间人的角色,顺便借此赚取1万元的中间费。银行流水书证证实丁确向乙转账了23万元。那么能否以此来认定丁就是潜在的购毒者?

  丁归案后始终辩解没有涉毒行为,甲以借款买房为由向其借款,其是根据甲提供的账号转账。而我对讯问录像进行审核检查,发现甲也曾经向侦查人员供述丁经常在生活上给予了他帮助,而涉案的23万既是购毒款又是借款。但怎么去驳倒甲的虚假陈述,怎么证明丁就是被冤枉的无辜者呢?答案就在转账金额的计算上。

  我们对微信转账、银行流水的书证进一步审查,发现丁在向乙转账23万以前,还有大量的转账,丁在案发前实向乙转账了130余万。那么问题就来了,15万一公斤,购买2公斤,金额应该在30万,而非23万;且由于在转账23万之前,丁其实向甲的转账了130余万,侦查机关为什么只针对23万认定为购毒款,根据常理,130多万对应的毒品数量也绝非只有2公斤,无疑侦查机关在转账数额上存在选择性计算,有罪推定丁有罪。而事实上,从丁向甲的转账总金额,甲向丁的退款数额以及认定购毒的数额来看,根本不能印证。单凭甲的口供不能认定丁构成犯罪,也不能排除丁是被陷害的可能。

  另外一起案件:侦控机关指控蔡某某以在机床下,假报出关的方式走私、贩卖102公斤,由于该案涉毒数量极大且在当地形成了较大的影响,在重重压力下,辩护稍有差池,蔡某某便人命不保,但该案非常特殊的一点是侦查机关未能查获涉案的102公斤,也未能查获涉案的机床等物证,且蔡某某归案后一直辩解无走私、妨贩卖毒品的行为,对机床也并不知情,在没有强有力证据的支持指控下,控辩双方一度陷入僵持。辩护方随后经过调查取证,发现涉案的机床根本就没有,而打开有效辩护之门的秘钥就是那些并不起眼的数字符号。根据证人的证言,我们收集货物的型号、大小、规格等,再对出口单的数据来进行比对,发现“毒品数量=出单货柜总重量—液压机的总数量—包装木箱的数量”,最终为负数,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侦控机关所指控的毒品数量有误,其提供的证据根本不能指控涉案的毒品数量为102公斤。

  在常人眼里,毒品的数量,毒资金额不过是简单无趣的阿拉伯数字,但在经验比较丰富的毒辩律师眼里,这些再简单不过的数字符号其实就酝酿着巨大的案件信息,对其进行相对有效的挖掘,小串的数字符号也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。固然,这种辩护方式并非在每一个案件都能适用,针对案件本身的特殊性,对症下药也最重要。判断这种思维方法在案件适用与否,不仅需要犀利的辩护眼光,还需要敏锐的辩护嗅觉,而这种能力的养成要求我们在办理毒品命案常备数学思维,形成良好的思考模式,而这也是功力深厚的老法师内功修炼的不二法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